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5-22 06:10:06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历代措施中,哪项不能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 A.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B.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C.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D.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是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有效措施,所以它是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C项是限制地方官员的措施,它也起到了限制地方割据的作用,D项也是起到了相关的作用的,只有B项它是唐代藩镇割据的直接原因,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限制地方割据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4分) (3)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4)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2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共6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 ;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共4分) (3)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共2分) (4)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共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掌握。首先要分析历史地图的内容,确定属于哪一个朝代,再结合该朝代的行政区划回答。由图可知,A是周朝时期的,实行的是分封制;B是秦代,实行的是郡县制;C是元代,实行的是行省制。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异同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首先要分析题目的要求:从依据和方式两个角度归纳其异同。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如材料“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揭示了其异同。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首先要明确每一个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产生方式、权力大小、官员的来源及其与中央对关系,从松散的分封制到严格的郡县制,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中史料的甄别与运用。回答时,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的来源及其价值。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属于历史讲义,是典型的二手资料;而材料三的“封泥”则是原始史料集一手史料。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分封制与郡县制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4分) (3)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4)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2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共6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 ;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共4分) (3)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共2分) (4)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共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掌握。首先要分析历史地图的内容,确定属于哪一个朝代,再结合该朝代的行政区划回答。由图可知,A是周朝时期的,实行的是分封制;B是秦代,实行的是郡县制;C是元代,实行的是行省制。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异同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时首先要分析题目的要求:从依据和方式两个角度归纳其异同。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如材料“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揭示了其异同。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首先要明确每一个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产生方式、权力大小、官员的来源及其与中央对关系,从松散的分封制到严格的郡县制,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中史料的甄别与运用。回答时,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的来源及其价值。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属于历史讲义,是典型的二手资料;而材料三的“封泥”则是原始史料集一手史料。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分封制与郡县制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雅典民主政体建立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元老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时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此后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因此选A。五百人议事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民众法庭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元老院是在古罗马时期,因此BCD都可排除。 考点:希腊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职任免等一切年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3)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公元3-6世纪的中国历史,被史学家通称为“魏晋南北朝”,这其中的“魏”是指 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