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5-22 06:10:47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文化成就是对社会现实不同层面的写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图中文字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潮流?(2分) 材料二 北宋末、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爱国情怀随着时局的演变愈来愈激切。靖康之变后,知识者发出的悲愤之声成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文学的主基调,也是汉、唐文学没有的现象。 ——凤凰网历史综合《理学为南宋凝聚人心增强社会成员的自律性》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朱熹、辛弃疾和李清照三人中任举两例说明这一“主基调”和时局的关系。(4分) 材料三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此种思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西游记》;(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小说所体现的文学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小说呈现这一风格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由分裂割据走向大一统。(2分) (2)宋朝边患叠起、弊政丛生,朱熹强调重品德、气节、自律,士以天下为己任。宋朝国运式微、山河破碎,辛弃疾的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慷慨悲壮的个性风格;李清照的词则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和低迷感伤。(4分,举两例即可) (3)文学风格: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2分) 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败黑暗;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当时宗教影响。(8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代大一统的认识。回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六国文字最终统一为秦国的小篆,反映的是秦朝大一统的历史史实。再结合这一时期的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综合分析回答。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文学与政治局势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分析。回答时,首先确定分析的对象,然后联系所学,梳理相关人物的主要活动或成就,再结合宋代政治格局的特点,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文学成就的掌握及原因的分析。对于前一小问,要首先明确这一时期的成就有哪些,结合所学,概括其风格。对于后一小问,要联系这一时期政治特点、经济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等综合分析归纳。 考点:中国古代文艺?诗歌与小说?宋词、明清小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 ①用楷书抄写《论语》 ②学习《九章算术》 ③带朋友去看京剧 ④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①③ B.③ C.④ D.全部无法实现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限定词“春秋战国时期“,楷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京剧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孔子编订的《诗经》,因此选C, 考点:春秋战国文化 点评:本题可用范围关键词排除法所谓范围关键词排除法,就是指题干确定了某一个范围(如时间、地点、人物、领域等),由此便排除了与此范围以外的题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从一部戏曲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和捕捉到:社会经济、阶级结构、文化特征、统治政策、社会心理。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 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元朝的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密切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④表述不准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艺术成就·戏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科技成果也进入了总结时期,难能可贵之处是其中的《农政全书》还记载了国外的一些农学成果,所以这本书就是《农政全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政全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的政策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科学家的刻苦、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政治经济的需求,所以根本原因为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科技·发达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