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④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①、②、③、④都是这次大会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C.政府财税政策的变化
D.社会结构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大门被打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近代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加强,税收逐步增多。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不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故应选A项。B项明显错误,材料并非主要说明的是农业方面;CD项错误,财税政策方面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材料未体现。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为纪念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其发行时间应该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和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通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史实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否符合史实,还要注意其与论点之间是否有相关联系。①不符合史实,因为世界市场的孕育说法有误,此时世界市场已经形成。②④是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条件,③是原因,由此判断D项正确。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市场的问题。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记载了邓小平在1979年11月28日的一次谈话,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②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④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①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④两项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A。
考点:邓小平理论
点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仔细体会这几句话的含义便会发现邓小平清楚地表达了市场经济仅仅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与政治意识形态没有关系,这就打破了原有的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