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有“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这体现了君主专制,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反映的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所以选C。A、B、D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非选择题(共2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他废除他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可知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第二小问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王族。(1分) 注重血缘关系。(1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可知分封的对象是兄弟、姬姓之人,那就是王族。西周分封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现代贵族等几类,本题考查的是分封王族。特点可见分封的依据是兄弟,是按血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摘自《新唐书》列传.卢商宦途的起点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此人做官是通过科举中进士之后才进入仕途的,所以答案选C,A是察举制的选官方式,B是征辟制的选官方式,D是恩荫制的选官依据。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6分)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8分)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分别属于哪一类? (2分)
参考答案:
(1)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6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2分)
(2)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选贤任能;(4分)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皇帝任命。(4分)
(3)材料二是二手史料,封泥是原始史料。(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A中“周”以及“鲁齐燕卫宋晋”可知为周朝的分封制;根据图B中“秦”以及“南海郡”等可知为秦朝的郡县制;根据图C中的“辽阳、岭北行省”可知为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封制下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地方诸侯王权力较大,有较强的独立性,最终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秦统一后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体现的演变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地方听命于中央。
(2)依据“世卿世禄制”、“ 统治者是贵族”、“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世代为官” 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并由所学可知:分封制主要是依据出身和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诸侯在领地内有世袭的统治权。而郡县的长官一律由皇帝按其才能、品行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考生按照依据和方式作答即可。
(3)本小问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一般来说,出土文物因为是当时的人们留下的,承载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历史信息,因此封泥是原始史料,属于实证材料;后人记载是在研究了第一史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属于第二手史料。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行省;史学研究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