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三条内容,不论在《共同纲领》还是在1954年宪法中都有规定,所以不符合发展的要求;在《共同纲领》中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在1954年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性质。故选D项。
点评: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题意,找出“比较点”;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综合所学知识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片《孔子讲学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C是错误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的观点。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手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②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革”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关于民主法制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命题主要集中在:(1)再认再现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和完善的史实或对相关历史材料进行正确解读;(2)综合分析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和完善的原因和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天人感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君主的权力是天赐予的,具有合法的统治天下的权力;天授予君主的权力并不是让君主乱用的,必修代天管理天下,实行仁政。故选D。A项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B项只是说了天人感应的一个方面且不是仁政的方面;C项体现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因此ABC三项均错误。
点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君主的权力来源于天,代天管理天下,任命应该服从君主的统治,君主也要好好的统治人民,否则将会受到天的惩罚。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相关内容及影响等也许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面图片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情景作了很好的比较。下列关于这两种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恬静的农耕文明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B.两种文明的生产动力相同
C.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演进
D.工业文明进一步加深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程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农耕文明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农耕文明的生产动力是牛耕,工业文明的生产动力是蒸汽机;工业文明时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