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丘吉尔。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
(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
(3)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
”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需要对国际关系有着比较准确的定位。从图示可以看出,在50年代,甲与乙丙均是对抗的关系,但是乙丙是合作的关系,而到了60年代则是没有了合作,全是对抗,到了七十年代,乙丙还是对抗,可是甲丙之间进行了合作。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甲乙丙依次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关系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
点评:战后苏联和中国建立了盟友关系,但是在50年代后期关系不断地恶化,到了60年代分裂;中美关系在战后是出于对抗状态,但是到了70年代中美关系则是缓和化,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右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根据该图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导致阶段A军费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冷战”下出现了“热战”——朝鲜战争
B.阶段B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和对抗状态
C.阶段C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危机下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D.阶段D中美逐渐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间接考查中美关系。注意阶段 D 的起点时间是“1975 年”后,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是 1972 年,D 项表述错误。其他三项无论从时间、事件、因果关系上的表述均正确。故选 D 项
点评:美国的军费开支的高低体现了国际关系变化。在朝鲜战争时期,军费开支增加,但是在70年代左右,随着美国的国力的衰退,军费下降,实行全球收缩。中美关系缓和化,也有助于美国军费开支的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

A.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
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
C.英国欲损取利益讨好美国
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英苏两国在东欧和南欧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践踏了这些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带有大国强权色彩,故D项正确;A项与图片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图中来看,涉及的国家还有南欧,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暖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