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
①筑长城 ②开灵渠 ⑧戍边塞 ④修驰道
A.①②③
B.①⑧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3、判断题 《中华民国十一年通商海关各口全年贸易总论》载:“厦门一口,本年年船运之利便,人为加增,进口贸易,精神焕发,其由外国进口者尤甚,美国面粉,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该材料可以反映
A.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上海面粉行业受到美国冲击
C.上海航运业落后于厦门
D.厦门对进口面粉的依赖减弱
4、判断题 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5号飞船成功返回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渊源很早,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羁靡州就有土司制度的刍型,但通常认为这种制度始于宋元,而完成于明代,清代因袭沿用。元、明推行土司制度主要在西南各省民族地区,其中又以云南设置的土司、土官最多,职官种类也最为完备。土司制度的内容,主要是暂时不触动各民族固有的生产方式,利用原来的统治机构对当地统治者加封一些不同于内地的职名封号,使之“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
——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
材料二?为翦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事。窃以苗猓逞凶,皆由土司,土司肆虐,并无官法,恃有土官土目之名,行其相杀相之计。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此边疆大害,必当翦除者也。……故以臣愚昧,统计滇黔,必以此为第一要务。然改归之法(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献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土司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土归流的积极作用。(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