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结合史实概括说明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变化,
参考答案:
概?括?
说?明
政治:文化大革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乱”→“治”)(2分)?
“文革”结束后两年徘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分)
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2分)?
?“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破坏;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分)
思想:“左”倾错误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分)?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空前得到解放。(2分)
本题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20世纪70—80年代这个时间段。在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在经济上开始在农村、城市进行改革;在思想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根源在于
A.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对国情认识不足
D.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体现了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为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有
①组织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②组织成立世界银行,对成员国提供生产性贷款
③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制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组建北约,对抗苏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美国称霸全球所采用的经济举措,而④项是军事举措与题意明显不符,所以直接排除④,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①②③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而今,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的诞生
B.“南京条约”的真相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9.11事件”的揭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口述史是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必须通过调查采访等直接手段,从特定主题的当事人或相关人那里了解和收集口述资料,以其为依据研究历史。这里就涉及一个主题选定的问题,由于当事人或亲历者都已经作古,不可能用口述史的方法进行研究,如A,B;“9.11事件”虽然距今最近,但当事人尚未到案,再加上国际政治的因素,也不适合“今天”用口述史的方法来研究。相对而言,“台儿庄战役”距今70余年,当事者或亲历者还可能找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战场的突出贡献日益为世人重视,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要小得多,所以是最适合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清康熙年间,陕西有位地方官王穆,在任内遇见一位西洋人,这位西洋人向他讲述了一些他闻所未闻之事。王穆因而写了一首赠大西洋进士的长诗。就其时代背景而论,这位「大西洋进士」很可能是一位
A.传教士
B.大学教授
C.商人
D.外交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康熙年间耶稣会传教士还在中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