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二:华商企业发展状况
时间
| 工厂数量
| 创业资本金额
| 工人人数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材料三: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地旧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时期,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的发展。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请完成:
(1)据材料,分析材料一中的“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指哪一时期?如何理解“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5分)
(2)材料二中的具体数字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这种情况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5分)
(3)材料三说明了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3分)
参考答案:(1)指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之所以出现“奇迹”,一是辛亥革命鼓舞了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二是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之所以“转瞬即逝”,是因为战后列强的卷土重来。?
(2)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一方面政治上实行独裁专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本题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对我国1912~1919年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进行考查。通过分析,此时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及受一战影响的阶段,同时,中国国内形势也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第(3)问可以根据材料介绍与袁世凯的独裁政策辩证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天为后,皇后正式易人。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她(武则天)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馋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高宗曾下诏实行……?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十二事”的内容及作用。(9分)
(2)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6分)
参考答案:此
(1)内容:重视农业生产;强调德治孝道;提倡节俭;主张纳谏和规范用人制度。(答出一点即可)(3分)
作用:为以后取得政权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分)
(2)由于武则天的举措冲击了传统门第观念,打击了反对派和门阀势力,所以遭到长孙无忌、骆宾王的指责,此二人的评价立足于门第观念和本阶层的利益;(3分)司马光主要评价了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既指出她为巩固统治地位而笼络人才,又肯定了其做法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3分)
本题解析:
(1)劝农桑、薄赋徭——重视农业发展;息兵,以道德化天下、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重视德治孝道;;南北中尚禁浮巧——提倡节俭;省功费力役——减轻徭役;广言路、杜馋口、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规范用人制度。提高武则天的政治影响力,为以后取得政权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武则天出身低微,不拘一格用人才,冲击了传统门第观念,遭到遭到长孙无忌、骆宾王的指责,此二人的评价立足于门第观念和本阶层的利益;司马光评价武则天的用人措施,主要两方面的作用,为巩固统治地位而笼络人才,又肯定了其做法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后的欧洲各国实力大减,所以任何一个单独的欧洲国家都不可能与美苏对抗,所以欧洲必须走联合之路,故A项错误。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全面,所以排除B项。D项是无关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儒家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于是律许容隐,不要求子孙作证,更不许告祖父母、父母,告者绞。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法律
A.外儒内法的特点
B.以礼入法的特点
C.刑礼结合的特点
D.注重人事的特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代某学者对孔子思想做过这样评价:“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该学者的观点是
A.孔子思想微不足道不可轻信
B.孔子思想是真理但应适时变易
C.不应该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D.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古代学者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古往今来最成熟、最完善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能更改,故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B C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评: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这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是在考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大力倡导复兴国学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儒家学说成为我们不可不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