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实施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的各自特点,“沙漠风暴”行动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的军事行动,并集中打击其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伊拉克80%的指挥系统被摧毁。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开始大规模地面作战,即“沙漠军刀”行动,一举击溃伊拉克军队,海湾战争结束。此题答案为C。
考点:海湾战争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2分)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经在中东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历程。同时,也成了民族纠纷和冲突的“多事之地”。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经在中东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历程”的具体史实。(2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
福发出“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目的而尽最大的努力”。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
1948年5月4日
| 以色列宣布建国
|
1948年5月15日---1973年10月6日
| 四次中东战争
|
1978年
| 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
1982年6月—9月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20世纪80年代
| 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
1993年
| 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
|
1994年
| 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1995年11月4日
| 犹太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
2003年
| 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
|
2005年
| 以巴宣布停火,以将其军队、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38年后撤离
|
2007年11月28日
| 以巴代表在白宫举行和平谈判。由此,巴以和谈在中断了7年之后重新开始。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
|
2008年12月27日
| 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
|
2009年1月3日
| 以色列军队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
|
(3)“五次中东战争”反映了中东地区存在着哪些主要国际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多事之地”的?巴以冲突的关键是什么?(5分)
(4)简要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主要特征。(2分)
参考答案:
(1)史实: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国和犹太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该地区(2分)
(2)原因: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 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 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如答出文化、宗教原因也给分);世界大国的支持。(每个1分,择其三即可,共3分)
(3)矛盾:阿以矛盾;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矛盾;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2分)原因:历史上是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产的归属纠纷;现实是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战略地位的重要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大国争夺之地。(2分)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要求。(1分)
(4)特征:和平之路曲折复杂、任重道远。(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是阿拉法特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
材料3、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材料4、

2007年11月27日,在中东问题安纳波利斯会议上,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右)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左)互致欢迎。美国总统布什已邀请二人28日到白宫举行三方会谈,正式启动巴以和平谈判。
——新华社图
(1)材料1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谁?
(2)材料1与2之间是否有联系?阿拉法特的愿望现在是否实现?
(3)现在解决巴以关系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4)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了中东的和平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4表明,尽管战争在继续,但和谈仍然也在继续,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参考答案:(1)左是拉宾,中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右是阿拉法特(2)有联系;没有实现(3)耶路撒冷问题与犹太人定居问题(4)彼此的分歧;大国不公正的介入;地区极端的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
本题解析:回答本问题,一方面必须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对时事政治常识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能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尤其是第四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长期以来制约中东地区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是
A.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
B.阿以冲突
C.石油危机
D.耶路撒冷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下半期以来,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伊拉克战争
C.中东战争
D.海湾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世界局势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是海湾战争。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