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人公然发动侵略而被挫败;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并获得了胜利。
—— 摘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材料二?除战争亲历者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
——摘自(美)大卫· 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中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美双方对朝鲜战争结局产生不同认识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维持了朝鲜半岛南北对立的局面。(2分)
美国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4分)
(2)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打击;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4分)
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提高了中国国际的地位。(5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可知指的是朝鲜战争,联系朝鲜战争的结果可知“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维持了朝鲜半岛南北对立的局面;第二小问联系中国抗美援朝目的分析可知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指的是美国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第(2)问,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使美国的霸权遭到沉重打击,同时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也彻底失败;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不仅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更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提高了中国国际的地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朝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由于美国的干涉由一场内战演变成地区性的局部战争
B.朝鲜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朝鲜战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D.朝鲜战争结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对朝鲜战争深刻分析理解,联系教材史实可知,就整个战争背景和发展形势而言,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争霸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美国为了维护扩大自己在东亚的利益,出兵参战,使内战演变成了地区战争,并且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而战争结果以美国失败告终,所以A、B、C所评价的都正确,双方停战后,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继续维持了南北朝鲜的分裂局面,此题答案为D。
考点:朝鲜战争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是对朝鲜战争进行正确的评价,考查是是学生的评价能力,但需要学生对相关史实准确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的各大钢铁工厂生产大批军用物资的景象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答案选C,A B两项时期中国尚未拥有大规模的钢铁工厂, D项时期工厂并不急着生产军用物资。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摘自《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回答,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对联合国成立头三十年作为的评价。面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所遇到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由依附美国与苏联对抗,到不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部分西欧国家的利益。
(2)在普遍裁军方面一事无成;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1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的“主席声明”。该声明内容主要是在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础上,欢迎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声明表示,安理会将全面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并呼吁叙利亚各方面积极配合安南的和平行动。
主席声明在内容上较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具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动:第一,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第二,没有包含或者暗示涉及政权更迭的内容;第三,没有涉及武力干预、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的内容;第四,没有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或者使用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暴力镇压等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2)与国联相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
(15分)
(1)作用:①派遣特使斡旋,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②利用《联合国宪章》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
③为解决国际纷争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6分)
(2)原因: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②运行机制不同:国联是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是大国一致原则;
③成员国构成不同:国联缺乏广泛性,苏联和美国没有参与,被英、法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覆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改变了少数大国操纵的局面;
④所处时代不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利益趋向一致,大大降低了战争的可能性,为联合国发挥协商作用提供了基础。(9分。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派遣特使斡旋。“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为解决国际纷争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
(2)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从建立的基础、运行机制、成员国构成、所处时代等方面比较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些差异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