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这表明
A.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C项正确;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全面展开,因此D项错误;A项材料并不能说明;发展私有经济,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因此B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到2005年,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变为1.2%、5.9%和2.7%。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B.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
D.公司制改革增强了国企活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可知,从1978年和2005年对比来看,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大幅度的降低,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下表中的表述,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1)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1992年前: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3)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 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