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共八大为加强党的建设规定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反对个人崇拜、个人专断。毛泽东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的错误及其教训的意见,在毛泽东左右下,政治局扩大会议把彭德怀及其赞同者张闻天等人定为反革命集团加以批判。“文革”期间,彭、张等被迫害致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中共九大党章删掉了党员的权利,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监察委员会机构,并规定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材料四?中共十二大党章规定:(1)设立顾问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2)改主席制为总书记制。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党章还规定竞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务都不是终身制,都可以变动或解除。
请回答:
(1)八大至十二大中共中央的组织原则有何变化?彭德怀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中共十二大的组织原则和八大本质上有何相同?有何进步?
(3)从其变化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1)八大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九大删掉了党员的权利,取消了监察机构,严重违反了民主原则,变成了个人独行专断。十二大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增设了保障机制,废除了干部终身制。(6分)彭德怀事件说明当时对个人崇拜和专制未能制定有效的防范机制,八大的民主集中制未能坚持下来。(2分)
(2)八大与十二大相比,都坚持民主集中制。进步:后者民主机制更健全,更有保障机制,废除了干部终身制。
(3)执政党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党内民主,并建立民主保障机制。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共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共八大及十二大的相关内容要加强记忆。通过曲折发展是过程要认真分析并得出教训要加强民主集中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30余年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③列强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④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原因。解答此题注意时间“1901-1911年”,可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故②应排除;“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④也应排除。故①③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诗歌中的最后一句话“振兴中华同尽责”,这体现了海外华人愿意与两岸同胞一起为振兴中华、实现统一贡献力量,故答案为C项。ABD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双百”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A.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是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C.是1954年提出来的
D.是“艺术问题百家争鸣,科学问题百花齐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就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