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三 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五大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有权和自主权受到国家法律切实保护”的规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5分)
(3)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在改革进程中,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怎样不断深入的?综上分析,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分)
3、判断题 下面是1957—1963 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吨)(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 》),下列关于该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1958年,由于多地粮食亩产过万,粮食大丰收,故出口多?
B.1959年,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粮食增产,故进口少?
C.1961年,党积极纠正,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要?
D.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粮食出口大于进口
4、判断题 下为今天深圳市风光图。2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如今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经济起飞于20世纪80年代初? ②它的巨变证明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③临近港澳是其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④促使其经济飞跃的历史条件是商品经济基础较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
D.“文化大革命”运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