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秦朝的官方文字是篆书,图片字体是小篆,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季羡林说过:“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请以古代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15分) 参考答案:汉唐的丝绸之路将西方的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宗教信仰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3分)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入越南、朝鲜、日本,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并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入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纲常和日常生活之中;(3分)13世纪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等发明传到欧洲等地区,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3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耶稣会士来华将儒学传到欧洲,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学批判天主教会,鼓吹自由平等,推动启蒙运动发展。(3分) 本题解析:中外文化交流可结合汉唐丝绸之路、东亚儒家文化圈等典型文化交流现象来组织语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北大教授孔庆东说:“鲁迅本质上是一位诗人。在他身上,既有着 的激越与孤傲,又有着 的沉郁与悲悯。”你认为空格处填上哪位诗人比较合适?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说。结合材料“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可知,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判断C项正确。A 项“宗教传播载体”、D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都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乾隆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同治、道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的能力。题干表述错误。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是萌芽时期。京剧形成:是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即鸦片战争之后2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走向成熟:是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西方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