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根据所学知识,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晚清康有为搞“戊戌变法”,他需要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法的理论支撑。所以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朝时期“诗佛”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儒学出现危机
B.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王维被称为“诗佛”,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习道家的炼丹术,又虔诚礼佛,柳宗元主张援用佛学以发展儒学,故选B。
点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广泛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 “三教合一”,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体现了儒学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 ]
A.各国的经济利益趋于一致
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加强
C.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问题,在材料中温家宝表现出来的是对祖国统一的信念的坚定,对两岸关系的期盼,渗透出爱国主义思想,但是没有涉及到国家的制度问题,所以排除D项,BC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被称为历史上最典型的“罪己诏“。这一历史现象与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相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