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人们迈进了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当时思想家(艺术家)的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3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9分)(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
(2)人文主义的内容: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举例:薄伽丘的《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最后的晚餐》、《哈姆雷特》等作品都可得分)(3分)
(3)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1)在14—18世纪的西欧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根本原因从经济角度分析。(2)依据课本答出人文主义的内涵,在举例一个即可,只要符合题意即可。(3)本问涉及的是共同的思想,从思想解放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角度来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想要说明的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没能体现AB,C不符合史实,这表明在国际关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想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兵部下设机构)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惜其褊衷多忌,刚愎自用,威权震主。身死未几,遂遭削夺,并籍其家,子孙皆不保云。
——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海瑞评说:“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明神宗实录》也说“识者谓,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居正的主要政绩。(9分)
(2)张居正的人生结局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颇具代表性,简要分析其结局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巩固边防,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经济改革,增加政府收入;整顿吏治。(9分)
(2)触动权贵利益;依附于皇权;法律制度不健全(人治而非法治);个人性格。(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1)第一问,此问题首先考查学生的古文翻译能力,其次考查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从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入手分析。材料中的“十年来海内肃清”表明他的改革巩固了边防。“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表明国库充实。“惜其褊衷多忌,刚愎自用,威权震主。身死未几,遂遭削夺,并籍其家,子孙皆不保云”表明明朝中后期的权臣专权现象得到整治,所以学生可依据材料的这些内容来整理成文。
(2)第二问,首先从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入手分析,他的改革从政治与经济上都触动了权贵的利益,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根本利益,所以是会遭到他们的反对的。其次从改革的背景分析,明朝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所以国家的腐朽与衰亡是必然,改革也只能是一时的减缓其衰亡的速度而已。材料二中的“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表明张居正的性格也是其如此结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时间
| 产业女工人数
| 占总产业工人比例
| 行业
|
1920年
| 16.7万
| 40.5%
| 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
|
1930年
| 37.4万
| 31.7%
|
1933年
| 24.3万
| 48.7%
|
①传统男耕女织模式彻底瓦解?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
③近代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④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自然经济在近代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彻底瓦解,①错误;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一战期间,④错误。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香港回归祖国?②澳门回归祖国?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知识再现再认的能力。①是1997年,②是1999年,③是1992年,④是20世纪80年代,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