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
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卷七十八《食货二》
材料二?在一条鞭法已实行的地区,有的地方官府仍逼使农民从事各种徭役;有的额外加赋,条鞭之外更立小条鞭,火耗之外复加秤头;更严重的是藉一条鞭法实行加赋,有的地区条鞭原额每亩税银五分,崇祯年间为了抗击清军有的加至一钱以上。
廖焕水认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符合社会发展和农民利益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合理性,但未能从机制上清除加重赋役的内在原因,没能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张勇认为一条鞭法的实施使两税法以来由“度人而税”向“度地而税”的转化进程大大的前进了二步,为清初真正完成这一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胥思省《近十年来一条鞭法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条鞭法在中国赋税制度演变中的作用。(9分)
3、判断题 墨子的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其主要原因是(?)
A.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B.其思想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D.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4、判断题 表是1953--1959年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统计表
1953--1959年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统计表

——资料来源于《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第291页,国家统计局《1950~1985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第45页。
19、表所示的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反映了这一时期
A.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建设发展
B.重点投资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
C.内地的发展水平已超过沿海地区
D.实现了工业重心向内地的转移
5、判断题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刊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文章,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居然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向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