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总结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改革调整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左”倾盲动
③经济建设必须高速度、快节奏
④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是改革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是错误的;总结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应该适合本国的国情,而不是要高速度。④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应该是城市而不是农村。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该学者认为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
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
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这说明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像冬眠一样说明中国社会变化缓慢,缺少活力。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道也,以救世” 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先后强迫清朝签订《天津条约》的资本主义侵略国家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俄国? ④美国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准确把握时间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抗战之所以是持久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地大人多
B.中国是正义战争
C.中国是弱国
D.中国武器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里的持久战是相对于速决战而言的,是强调不能速胜的原因,即不利因素, A 、 B 两项都可排除; C 、 D 两项中, D 项仅是一个不利因素,也不是决定因素, C 项则具有概括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