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10年5月,明代沉船南澳1号出水文物大批亮相,包括一批青花瓷器,这种制瓷技术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际上就是周王私人所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①《神圣家族》?②《德意志意识形态》?③《共产党宣言》?④《新莱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备选项①②③④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理论著作中,且是早期作品,此外两人共同完成的还有《资本论》等著作,故答案选B项。
考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形成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同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局面。与这两种社会现象相关的成就有?
? ①?《齐民要术》?②?《木兰辞》?③?《洛神赋图》④?《神灭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齐民要术》总结了黄河中下流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所以《齐民要术》与民族融合有关,另外利用解决组合选择题的技巧可以判断①在四个选项中都有,因此不用进行分析;《木兰辞》是写的木兰代父从军出征,正反映了北方因战乱频繁,兵役繁重,木兰被迫而为之,可见②符合题要求;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是带有宗教色彩,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正是此时的代表作,是佛教盛行的结果,带有宗教色彩,所以③符合题意;《神灭论》南朝齐梁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范缜的代表作,是与佛教盛行相对立的反佛思想,是佛教盛行和反佛斗争这一社会政治状况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故④符合题意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有分散性、封闭性、自足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封建政府重视并发展小农经济的目的仍在于从中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