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判断题 《印度时报》描写新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一个“贱民”、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舞台”
材料一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
材料二 200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访问日本。对此,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评论称,温家宝此次访问的最大意义在于,在北京和东京数年来的疏远和紧张关系之后,访问终于成为现实。
(1)19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的上述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其中“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5、判断题 观察《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不能说明?

[? ]
A.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辉煌?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的外交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的战略反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