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体现了对礼的重视,对贤人的尊重,对法律的重视,对人民的关心爱护。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德”“礼”因此选择A。法家是严刑峻法,轻罪重罚,依法治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与题意无关,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参考答案:(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 91Exam.org。(3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韩非子、董仲舒和黄宗羲三位思想家的相关言论为背景材料,反映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要求从各自的时代特征、本质、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如韩非子处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正在建立的时候,其法治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董仲舒处在汉代,正是封建制度发展和走向成熟时期,所以他的思想也围绕巩固君主专制统治,而黄宗羲处在明末清初,是封建制度走向末落时期,其思想的反封建内容占了主体。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境遇也起伏不定。下列言论摘自不同时期思想家之著作,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根据所学知识,①是明朝末期李贽的思想;②是宋朝朱熹的思想;③是明朝王阳明的思想;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演变历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联系史实可知,A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项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C项苛政猛于虎也以上几项均为孔子的论述;而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主张,这是一种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人”,与孔子的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别的爱。故本题选择D项
考点:孔子的思想
点评:先秦主子的比较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历史地位
阶级
儒家
孔子(鲁国)
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
传统、世界、本人
奴隶主
孟子(邹国)
仁政、性本善、养浩然之气
经典、亚圣、传统
地主
荀子(赵国)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
异端、集大成、哲学
地主
道家
老子(楚国)
道、辨证法、无为而治
第一、中国文化
奴隶主
庄子(宋国)
齐物、逍遥、不相胜
奴隶主
法家
韩非子(韩国)
集权、法治、变革
适应需要、互为表里
地主
墨家
墨子(鲁国)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显学、征引、不受重视
下层
兵家
孙武(吴国)
军事规律
兵学圣典
奴隶主
孙膑(齐国)
重视人的作用
地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属于传统儒学经典著作,D是心学家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是理学家朱熹编著的,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因此选C。
考点:儒学
点评:本单元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点,传统文化有历史遗传性、发展变异性,又有现实性,所以高考命题可以考查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查某种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