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10分)
2、判断题 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举出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的三类条款,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不平等条约
| 影响
|
例
| 战争赔款
| 加重人民负担,造成中国财政状况恶化和发展资金流失
|
1
| ?
| ?
|
2
| ?
| ?
|
3
| ?
| ?
3、判断题 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D.《大学》《中庸》《易经》《周书》
4、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走向专制暴政的原因。(2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宗正的设立说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三表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4分)
5、判断题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衣食住宿
| 68
| 23
| 书籍教育
| 23
| 32
| 娱乐享受
| 9
| 45
|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