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哪(注:时间是1783年)。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上面记载了华盛顿和议长的简短讲话。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
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议长答道:“……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林达夫妇《总统是靠不住的》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职”是指什么?促使华盛顿辞去这一“公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3)据材料二、三,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的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4分)
参考答案:(1)公职:大陆军总司令。(1分)因素:个人的道德力量。(1分)
(2)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2分)实行联邦制。(2分)
(3)华盛顿: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2分)
孙中山:改变了打天下就要坐天下(或窃权拈势)的传统恶习,导致军阀割据。(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主要是因为《民法典》:
A.巩固和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B.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建立在拿破仑伟大的军事成就之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通过。这部法典可以用3项原则予以概括:自由和平等原则、所有权原则、契约自治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文中“法典”根本的贡献在于( ? )
A.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B.保证农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小块土地
C.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巩固下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和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为了维护统治都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二者所实行的共同特点是
①进行专权统治②颁布资产阶级宪法③对外征战④改共和制为帝制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托克维尔在描述法国革命时曾这样写道:“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他的主人时,专制政府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而这些机会是那位天才轻而易举地发现的,他后来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对这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评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发动进攻俄国的侵略战争
C.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D.重建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可知是拿破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崛起后,于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结束了共和制度;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拿破仑的对外政策对欧洲的影响之一是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拿破仑虽建立了帝制,但是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颁布《民法典》,并没有恢复封建经济与封建制度。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