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
[? ]
A.君主专制制度
B.法西斯主义残余
C.君主立宪制
D.社会主义国家
2、判断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认为“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实力,它狂热地坚信,他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方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
[?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中美建交
D、美苏冷战
3、判断题 (10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基辛格曾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国务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到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材料三?“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回答问题:
(1)据材料—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2分)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有何变化?(2分)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美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2分)
4、判断题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重大调整( ? )
A.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C.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
D.表明美国由战略收
缩转向战略进攻
5、判断题 英国约翰·W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