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2、选择题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可见当时( ) |
3、综合题 材料一:唐代与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其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自唐太宗语
材料三: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啸亭杂录》
材料四: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2分)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相权的变化过程。 (3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种什么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4)材料三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2分)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分)
4、选择题 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故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实行丞相制度不全时宜
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5、选择题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由材料可知
A.宋代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B.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科举考试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D.宋代科举取士条件相对放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