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并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的标志是
[? ]
A.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B.雅尔塔体系的正式建立
C.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战前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成立关贸总协定
C.建立世界银行的运行
D.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实现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的信息化说明与国际贸易有关,故成立关贸总协定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透彻的论述所起的作用
①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
②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
③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要把握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前,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在
A.欧洲
B.美洲
C.欧美
D.亚太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3分)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下列问题: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5分)
(2)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5分)
参考答案:( 13分)(1)二战后,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分),稳定了世界金融(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分)。
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订,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建立(1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分)
(2)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新型交通技术和通讯方式的革新);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3分)
(3)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分)
经验: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本题解析: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性的主题也肯定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本题采用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大背景与中国对外开放主题的有机结合,即考察了战后世界经济发的总趋势,又反映了中国现实性主题,显现了命题者的精心构思。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