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反映出中国

①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③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进出口总额柱状图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①②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③表述不合史实;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也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④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1978
| 77.6
| 22.4
| ?
| ?
|
1997
| 25.5
| 38.1
| 17.9
| 18.5
|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选C。A项错误,进入21世纪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D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材料未体现。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C项是正确的。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
B.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加入世界经贸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