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最快时期为1989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中共14大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改革了方向和目标,故D项正确; A、B、C三项所述与1989年到1997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其答案在教材中表述明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C都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而不是改革开放的本质,应予以排除;我国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对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