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2、判断题 阅读材料(8分)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农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变得十分强烈。
-----孙代尧《20
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请回答
(1)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那些运动?(4分)
(2)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4分)
3、判断题 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④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4、判断题 观察下列宣传画,其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国情的是
5、判断题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