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 ]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

图2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
材料二 近日,一个叫苏三的网络作者在她刚出版的一本《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的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三星堆文明来源是“西方”,属于犹太文明。并且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是这些犹太人的后裔。她提出的几个重要证据中就有在三星堆出土的鼻子宽大、眼睛奇大的青铜头像和西方王室常用的金质王杖,这些都是和西方人有关。
苏三还认为来到中国的以色列人构成了中国的夏、商、周。其证据是:亚伯拉罕(以色列民族的圣祖)的妻子“夏甲”带领子孙建立了中国的“夏后朝”;以扫(亚伯拉罕之孙)的妻子Judith很可能就是中国商朝之母“简狄”;以色列之子“但”(亚伯拉罕之重孙)的子孙建立了中国“周朝”。
——《中国三峡建设》:《三星堆:七大谜团谁人解?》
材料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教授认为,三星堆文明有它自己本身的传承,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加入了一些和以前文化不一样的新东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还看不出外来的痕迹。从大型的青铜器和祭祀器皿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中原的夏商。用玉和用金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最大差异。三星堆出土的玉器远远比西方发现的要好。黄金器只是发现了极少的一部分,比如说金杖,都是比较小的器物。三星堆发现的文物主要偏重于玉石,是东方传统,不是西方传统,它仍然属于中国的玉石文化圈。
从三星堆的建筑来说,不管从建筑的形状,还是建筑的材料来说,都没有西方的传统。这些建筑的遗迹是当地的传统加上长江中游这一带的传统构成,比如说它的夯土技术、土木结构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从它日常使用的陶器看,一部分是从当地史前文化蜕变过来的;另外一部分是从它的东面,即从夏人那里传入的,像一些铜盒和铜杯。关于那支金杖,孙华指出:这个器物出土的时候不是直的,而是一个圈。
——《中国三峡建设》:《三星堆:七大谜团谁人解?》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可信程度上排出三则材料的顺序,并说明为什么这样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三中有关青铜头像和金杖的图片或叙述,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证据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三星堆文化的来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顺序:①材料一,是实物史料;②材料三,是依据实物史料得出的观点;③材料二,是缺乏确实依据的猜想。
(2)看法:青铜头像是一种艺术夸张。金杖究竟是带子还是杖,还不能肯定;中国有权力的人也用杖。夏商周三代的来源,只根据一个名称的相似就推断二者之间一定存在联系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3)来源:本土文化;中原文化的传人。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由我国各地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源流是多元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 ]
A、考古发掘
B、实地调查
C、道听途说
D、文献查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