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均棉纺织的消费量明显低于洪都拉斯,结合材料中所给时间特征1853年再结合当时中国的史实可以判断出①②③项表述正确,④说法错误,英国纺织品在中国有很强的竞争力,它直接冲击了中国当时的自然经济,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直接原因,但由于中国广大农村异常贫穷社会购买力极低。
考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考高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希望引起学生的观注。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C.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D.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