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一战后中国山东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各国争论的焦点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被迫同意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山东问题得到了解决
D.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得到了重要修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的“冷战”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控制西欧
C.限制中国
D.遏制苏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知识,其核心是遏制苏联打击共产主义,其中AB是美国推出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C是其冷战的一部分D是核心。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11年10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5题)《美国国务院1999年人权报告·导言》称:“当前正在出现许多由公私双方行为者共同编织而成的跨国人权网,这是一种未受人们注意的第三种全球化。”美国之所以这样解释全球化,其目的是
A.推动国际人权事业进步
B.通过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C.阻止世界多极化趋势
D.压制别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99年”,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但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从材料信息看,美国认为,全球化又是“人权”的“全球化”,即美国希望把美国的人权标准推向全球。这反映出美国希望通过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故B项正确。
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
点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是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其形式可多经济、政治和文化多方面体现,知识考查时,须剥落事物的表面,了解其本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仅没有解散,而且吸收更多的成员国,北约东扩,因此排除后选C。
考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点评: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角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开的北约高峰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
A.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
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涎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考点:不结盟运动
点评:欧共体、日本与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冲击?
不同点
欧共体和日本
不结盟运动
性质
他们虽然都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宗旨
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
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形式
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
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竞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