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这样形象地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和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以下史实中不能体现“二老板”地位的是?
[?]
A.联邦政府实行美元贬值政策?
B.二战后日本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自由贸易?
D.联邦德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2、判断题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
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D.国家干预经济的新特点
3、判断题 下面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④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危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判断题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技术援助和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5、判断题 1937年罗斯福总统呼吁法院改革时说道:“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由此可见,罗斯福推动法院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
A.改革分权制衡的体制
B.减少推行新政的阻力
C.全面扩张总统的权力
D.反对法院的越权行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