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不难发现其时间特征是1954年12月和企业名称“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这能说明其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答案选B,A C两项均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D项属于对手工业改造的范畴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内容不符。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 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
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
③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了积极作用;④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消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贸易保护主义直到今天也没有消除,一直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标数据的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数据的年代是从1941至1947年,从1943年后法币发行量较大引起通货膨胀,给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压力。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6年,D项开始于1944年。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最大贡献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使中国家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人人心
D.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是对《临时约法》作用的再认再现。B, D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A项发生在《临时约法》颁布之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材料认为甲午战争前夕,清政府的对日政策是(?)
A.遏制了日本侵华势力
B.助长了日本侵略朝鲜
C.为俄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D.没有满足日本的要求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甲午战争前夕,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调停”,不认真备战,造成清军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材料对清政府的对日政策提出了批评,认为清政府的对日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朝鲜的嚣张气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