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表中数据直接体现了( )。
时间
| 1969年前
| 1970~1979年
| 1980~1989年
| 1990年以后
|
数字
| 6个
| 6个
| 20个
| 69个
|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政治集团化?D.世界多极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数据显示,20世纪末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量也越来越多,体现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如英国国家元首为国王,统而不治,首相拥有行政实权;B不对,如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组阁;D不对,如德国政府首脑宰相是对皇帝负责而非对议会负责,美国则实行三权分立;代议制民主的含义就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而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选C。
点评: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又称为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按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家机构产生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依据国家权力中心的差异,君主立宪制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可分为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相互影响尧相互借鉴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一体化和全球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
(2)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功能、所有制、经济调节机制、分配政策上有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3)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主要目标: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与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2)概括说明:①国家功能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所有制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形式。③经济调节机制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重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作用。④在分配政策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宏观规律。
(3)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导致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国各地区的生产优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工业化,促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生产协作,积极引进外资,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加快发展本国工业。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冲击,发达国家会借助其发达的科技、较低的成本、较好的质量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影响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从二战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演变入手,考查了近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曲折进程以及这一进程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影响,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第(1)(2)问要立足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各个方面的不同之处;第(3)问可从新航路的开辟、19 世纪中期和末期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等不同阶段归纳全球化历史进程。运用相关时政知识分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两方面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故选C。A项是在中印和中缅总理会见时提出来的;B项是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宗旨;D项是迷惑项。ABD项均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
点评: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
B.封建势力的强大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大革命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由于右派叛变革命,其已丧失革命性,故革命的领导方是中共。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反映了中共自我方面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均为客观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