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是在秦朝,而创设行省制的朝代应该是元朝,这一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可见西周宗法制是以什么关系为纽带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时候,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推行郡县,建立集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文材料信息表明,春秋时基本沿袭了西周时期的制度与社会风俗,但战国时无论制度与风俗均发生巨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是不利于国家统一的,基于此,秦朝在政治方面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BC属于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干主旨。
考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点评:秦朝为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本题考查秦朝政治方面的制度创新,立意教新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清朝下列中枢机构设置的顺序是( )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南书房 ③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清朝的中枢机构先是①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的权利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然后是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而专门设立了②南书房,最后是③军机处标志着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枢机构设置的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具体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结合史实并根据材料二概述自“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3)材料三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什么?(2分) “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又是指什么?(2分)试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来分析“拆卸”的背景。(6分)
(4)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
参考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2分)
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
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2分)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2分)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2分)
(3)旧体制“已拆卸”: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2分)
“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背景:国际: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2分)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4分)
(4)趋势: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制度。(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秦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例如,武则天的武举。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后的疯狂,明朝的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和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都能充分的证明明清时期的“政府的确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2)本题其实就是要回答出来“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把君主的权利装进了笼子,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国王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直到后来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也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3)本题是在考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有关问题,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是封建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也正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拆卸”的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是指国际上所流行的政治体制新潮流,即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国内背景指的则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等等资本主义发展之类的答案要点即可。
(4)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只可能是从君主专制发展到到民主制度,从人治发展到法治。材料一的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指的就是君主专制。材料二的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材料三的“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指的就是民主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的“大变动”;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罗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