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
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
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议论选择题的 91ExaM.org理解能力,做这类题首先得明白出题者的态度是褒还是贬,显然题中是对“一国两制的”褒扬,其次排除与题干无关的评论,如本题中并未涉及台湾问题和中华民族问题所以C、D排除。再次要抓住关键词如本题“心存怀疑”“烟消云散”可知选B项最恰当。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原因不包括
A.日军在沦陷区的掠夺
B.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C.官僚集团的压榨
D.官僚资本的不断膨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是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朝出现的机房被视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受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南针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指南针的作用是促进了远洋
航行和地理大发现。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32年12月美国人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
B.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32年12月”和文字内容可知材料所述现象是由于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所致,所以答案选A,B D两项是由这场经济危机引发的结果而非原因,C项与材料中经济危机的爆发并未直接关系。
考点: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点评:经济危机爆发时的主要表现是: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而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直接的矛盾,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和消除。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