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始皇掌握全国最高军权,虎符是调兵之信物,分为两半,皇帝掌握一半,将帅一半,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这是皇权至上的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唐代科举中,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没有糊名(弥封)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科举制度。根据材料“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可以看出唐朝的科举制兼顾了考场之外的因素,而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做到公正公平,故A项是错误的;根据所学知识,B项是错误的;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 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 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 (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意义。 (7 分)
参考答案:
(1)原因: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汉学家建议;吸收前代经验;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8 分)
(2)意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蒙古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7 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 “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可以概括出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由“1265 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可以概括出汉学家建议;由“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可以概括出吸收前代经验;由“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可以概括出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可以分析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另外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封建化等角度来回答。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忽必烈改制·汉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朝政治制度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权力之间的相互牵制。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秦朝推行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片的能力;通过“四方古印文”来考查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实行的措施。联系各选项,结合教材相关所学,可以判断出①②项正确;第③项与史实不符,秦废分封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了文字,使用的字体是小篆;④项正确。本题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