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72年的一天,中国政府接到这一邀请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外贸部的领导,说现在关贸总协定已经邀请我们加入了,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加入。……当时一种说法: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此外,它所宣称的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更为棘手的是,当时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当中,还有南非、韩国、以色列,这些都是我们的“死敌”。……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决定暂不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视情况发展再定。这一定,就是三十年。
——2010年11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1986年7月,出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加,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738.5亿美元。其中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贸易总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85%左右,中国迫切需要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公正、公平的外贸环境。然而,恢复“关协”地位,第一阶段必须完成对中国贸易体制的审查,即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否有能力来执行关贸总协定的一套游戏规则。第一阶段谈了6年,多年从事谈判生涯的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为“市场经济”这4个字整整谈了6年的时间。
——2001年11月8日《中国经济时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中国抵制参加关贸总协定问题的表格填充。(6分)
影响因素
| ?理由阐释
| 结 论
|
国际关系方面
| ?
| ?
|
经济体制方面
| ?
|
其他
| ?
|
?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认识。(9分)
参考答案:
(1)
影响因素
理由阐释
结论
国际关系方面
与某些成员国有意识形态隔阂
拒绝加入
经济体制方面
排斥市场经济
其他
对关贸总协定认识不足
?
(2)过程: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新的目标形式;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次写入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认识:积极融入到全球化大潮中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本题解析:(1)国际关系方面从材料一中“还有南非、韩国、以色列,这些都是我们的死敌”归纳出与某些成员国有意识形态隔阂;经济体制方面从“它所宣称的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归纳出排斥市场经济;其他方面从“当时一种说法: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富人俱乐部”归纳出对关贸总协定认识不足;结论从“我国决定暂不加入关贸总协定”归纳出拒绝加入。
(2)第一小问过程结合教材知识来作答即可,如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新的目标形式;1992年底,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次写入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小问认识可从融入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8年10月,l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的10大流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和雄起”。其中①处的流行语是对其余九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概括,它应该是?
[? ]
A.西部开发?
B.市场经济?
C.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卫星”,“红旗”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香港回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