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竞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因而会形成不同的答案。这属于孔子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则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3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2周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国
B.改变了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所以ABC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出现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无产阶级诞生
C.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准确理解信息能力。根据女工工作时间长,站立操作等,可知工作条件并未很大改善。被辞掉的是小脚女孩,而天足的则符合条件,因此并不是歧视女工。辛亥革命缠足陋习并未彻底废除,因此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和史实。因为要长时间站立使用机器,小脚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要想在工厂做工,就必须改变缠足陋习。体现了近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故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首先要理解题干含义,意思是把别人的国家当做自己的国家对待,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去热爱,把别人当做自己一样对待,实际上是一种“兼爱”思想,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干古文含义,同时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记住战国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