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记载了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决定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B.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C.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明,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得更新和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1910年陆士谔在《新中国》中不约而同地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地点放在了上海。而在2010年的5月1日,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以下这个聚焦世界目光的城市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中美关系破冰之约在这里签订
D.上世纪80年代末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
A.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D.1978年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是中国成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也为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开创了一中新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世界影响,答案选D,A项采用的是苏联的模式,B C两项是中共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失误的重大表现。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有①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③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④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