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B.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C.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D.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商鞅变法曾经实施“为户籍相伍”的制度,其目的是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强化基层社会的统治③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④保护宗法贵族利益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为户籍相伍”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财源、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因此①②正确;?③不对,土地问题应是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而且也不是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④不对,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利益。
点评:商鞅变法的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的是
A.恢复北方农民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的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鞅变法的局限性包括
①轻教化重刑罚?②推行连坐法?③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④户籍什伍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户籍什伍制”是指凡是大夫以下,“当伍及人”,都应该编入“伍”的户籍。这是商鞅变法的局限性。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关于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不仅要把握每项措施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每项措施的影响(进步性和局限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