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B.蒸汽机车和轮船制造成功
C.发电机制造成功
D.电力机车的运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要理解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发动机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项是错误的;“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没有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7月,曾协助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任国民参议会参政员的黄炎培应毛泽东之邀访问了延安。在谈话中,黄炎培提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黄炎培周期律”。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年谱》中卷
材料二?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三? 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是否存在黄炎培所说的“周期律”。如果有,其根源是什么?(2分)
(2)建国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是怎样贯彻社会主义民主的?(4分)
(3)材料二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3分)
(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是怎样吸取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3分)
(5)你是如何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的?(2分)
参考答案:(1)存在。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即使蒋家王朝也不例外。根源在于这些政权是家天下而非民天下,是专制独裁而非民主政治,是主权在君(独裁者)而非主权在民。
(2)①召开新政协会议,民主协商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共同纲领》。②1954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④建立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使他们拥有充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⑤在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3)“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错误发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后果:党的领导集体被严重削弱,大批富有经验的老干部被打倒,党的组织严重涣散;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
(4) 提出法制建设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不断加强依法治国的力度。
(5)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的角度
B.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出发
C.从万物本源的角度
D.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此题是在考查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是什么,联系所学史实,无论是北宋五子还是朱熹、陆王心学,都在试图并努力从万物本源的角度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人间的伦理纲常,而A符合春秋道家学说,B符合汉代董仲舒儒学,D符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所以答案应为C。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考查是儒学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宋代出现的新特点是什么,这需要对此时期的各个儒学流派一一分析判断,最后得出其共同展现的新特点是什么,理论性很强,同时要与之前儒学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密切联系,从而找出其“新”特点,解题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并理解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88年4月《申报》载文: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这反映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雇佣女工”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材料认为妇女同男子一起工作“伤风败俗”,违背伦理道德,说明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发生剧烈冲突;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