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说明了文献记录
A.最接近历史真相
B.不能揭示出真相
C.能还原历史真相
D.会受立场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日本的《济远航海日志》的记载与《二十八年海战史》的不同,由于所处的认识立场,两者的认识存在着冲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
回答:
(1)法兰西第一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控制的范围包括哪些地区?当保持独立的还有哪两个大国?
(2)试从地理、历史角度分析法国未能征服英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1)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独立的大国是英国、俄国。
(2)两地有英吉利海峡相隔;法国当时主要靠陆军,渡海作战困难,而英国掌握着海上霸权,经济实力雄厚;法国自1789年革命以来,战争不断,经济受影响,加上侵占许多地区,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等。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史地综合性题目。第(1)问根据教材并结合地图回答。第(2)问,要从地理、历史角度总结原因,既要综合分析当时法、英的社会状况,又要考虑地理环境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否定式比较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历史思维的比较能力。依据“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台湾都设立特别行政区、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不同的是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澳门。而台湾则可以保留怎自己的军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他法律及条文皆要依据宪法制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基本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此后,美国很快就派基辛格访华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
C.毛泽东主席的话标志着中国要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毛泽东见证了中美建交的整个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中毛泽东的文章发表于1955年,基辛格访华是在1971年,A项不对;当时中国依然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项错误;毛泽东于1976年逝世,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D项不对。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