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东坡志林》是苏东坡随手写下来的文字,他曾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尊刘贬曹”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可能与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有关:
A.“天人感应”
B.仁政
C.理学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图,“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旨强调人性善,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下图中的四位人物B孟子明确主张人性善,C荀子明确强调人性恶,A项孔子没有明确主张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D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无人性的论述。故B为正确答案。
点评: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内容丰富,特点各异,学习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学说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关注不同学派内部代表人物的不同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4分)
(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2分)
(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3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的法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
(2)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4)作用: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任答3点即可得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职能,需要紧扣材料,如关键信息:“法者,王之本也”。“工业和贸易方面”,一个在政治;一个在经济。第(2)问,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联系现实的能力,阅读材料信息,结合社会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分析古罗马的影响即可。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第(3)问,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及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结合中国的法制建设成就组织答案即可,如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第(4)问,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从保障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等方面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32分)交往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墨子·亲士》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二者不同主张的原因。(8分)
材料二
晚清外交机构表
机构名称
| 设立时间
| 机?构?职?能
|
南洋大臣
| 1844年
| 由两广总督兼任,专管中国南部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务。
|
总理衙门
| 1861年
| 清朝中央机构,掌管与外国有关系的一切事务,如签订条约、通商往来、修筑铁路、修造轮船、购买外国机器、架设电线、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等等。
|
北洋大臣
| 1870年
| 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
外务部
| 1901年
| 清朝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班列六部之前”。同时,陆续增设了商部、学部、实业部、铁路局、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
|
(2)阅读材料二,对晚清外交机构的发展演变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阐述影响晚清外交机构变化的历史因素。(10分)
材料三?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也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不再承担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8分)孟子的人际交往原则是仁爱,墨子的人际交往原则是功利。(2分)客观原因: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旧有的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不同的人从不同立场对人际交往提出各自的主张。(2分)主观原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坚持人性本善;(2分)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注重客观实际。(2分)
(2)(10分)阶段和理由:第一阶段:1901年以前,有一定的负责外交的机构,但没有专门化。(2分)第二阶段:1901年后,成立专门的外交机构。(2分)
历史因素:列强侵华的需要;(2分)清朝维护统治的需要:(2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3)(14分)1944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为美国维护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霸主地位创造了条件。(3分)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际经济出现滞涨,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崩溃,削弱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4分)20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美国采取国家控制与市场相结合等措施,经济恢复并出现繁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优势,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保持了强势地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4分)
美元在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经历了确立、削弱到巩固的发展历程,(1分)是美国经济、政治实力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发展变化的反映。(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大意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大意是说虽有贤明的君主,也不爱无功的臣子;虽有慈父,也不爱无益的儿子。据此指出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点。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以及孟子、墨子的阶级立场,分析形成二者不同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01年以前,清政府先后设置过南洋大臣、北洋大臣、总理衙门,虽有一定的负责外交的机构,但没有专门化。如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总理衙门负责与外国有关的一切事务。1901年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成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列强侵华的需要、清朝维护统治的需要、中国外交发展的需要等角度回答原因。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可以得出1944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为美国维护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霸主地位创造了条件。“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可以得出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际经济出现滞涨,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崩溃,削弱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可以得出20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美国采取国家控制与市场相结合等措施,经济恢复并出现繁荣,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优势,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保持了强势地位,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再加以概括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20年间,全球对外投资增长了6倍,但70%都在发达国家之间。……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该文章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加速了资本要素的跨国界流动②使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趋于公平
③正在加剧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④扩大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
[? ]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