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判断题 把“依法治国”这一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在?
[?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3、判断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新中国初期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判断题 17世纪英国开始向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即由古代专制政体向近现代民主社会转变,欧美诸国紧随其后。两百年后,中国也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历程。
(1)英国开始向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的时候,它最初尝试的是暴力解决方式,其典型事件是什么?暴力方式解决的结果如何?(2分)后来采取和平方式,其典型事件是什么?和平方式解决的结果如何?(2分)
(2)当英国用和平方式走向民主政治之后,接着美国、法国通过一次次革命实现政治转型。说明美国、法国是怎样实现政治转型的?(2分)
自1840—1911年,历经七十二年的变迁,中国从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向具有现代色彩的新式民族国家过渡。自19l 1年中华民国创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的变动加大。因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国内与国际矛盾的激烈冲突,演化为各种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分裂。与现代观念散播的同时,新的经济势力和社会力量也急剧增长,而传统的政治、经济结构与观念文化绝不妥协地对新生事物的激烈反抗,使得中国的变革波谲云诡,一波三折。
(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近代政治制度转型带来了契机,分析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崭新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诞生了。请简析诞生的原因、简述诞生的经过。(8分)
5、判断题 2009年9月29日上午,胡锦涛主席在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
动摇,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不动摇。阅读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