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收回利权运动
C.实业救国
D.不缠足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持续了约三十五年”、“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只采纳...实用价值的东西”等信息词,可以判断这场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的一场近代化尝试。依据所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A。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花机的使用全面革新了内地落后的棉织业技术
B.明朝中期松江地区开始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C.北宋时煤的需求量猛增
D.北朝时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民国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其原因不包括
A.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
B.官僚资本的压迫
C.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民国后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艰难,而此时日本已经投降,故不存在日本的经济侵略。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②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1953—1956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提出于1957年。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从“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可知这次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更要学习西方制度,故选B项。A项以后中国开始了向西方进行技术的学习;CD项是甲午战争后产生的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