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说明道家是在寻求自然的本源,理学家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故二者均是探寻事物本原,故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 (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主题意思是“尚贤”,而战国时期墨家的思想主张就是“尚贤”,所以,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墨家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善良政体”的追求在东西方异曲同工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66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材料二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20世纪60年代初 |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
20世纪80年代初 |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参考答案:(1)认识:学校不仅要培养治国人才还是评议天子是非,议政辅政的场所(2分)
倾向:限制君主的专制权力(反对君主专制统治)(2分)
(2)变化:从主张学习欧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转变为学习社会主义改造中国(2分)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其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任答3点得6分)
(3)趋势:目标趋于全面、具体和深入:从单一工业化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现代化(从单一的工业化到多方面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全方位的富强、民主、文明)(4分)
经验:既要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概括归纳比较 历史事物的能力。第一段材料中“……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的信息体现了,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评议是非的场所。“倾向”一问,考查的是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共同思想,比较两则材料可得出,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的信息,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的信息则说明工业革命的开展;结合所学知识,此时英国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需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保证。解答时分为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
第(3)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概括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变化趋势”一问,可由材料三中三个阶段的主旨信息进行归纳,语言要简练。“历史经验”一问是开放性问题,要从经验角度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24分)
材料一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庙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现代中国的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