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A.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B.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C.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质考查日本在一战期间对中国的政策。一战期间,日本趁着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在中国扩张势力,独霸中国。因此提出了灭亡中国《二十一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使我第一个企业(指1920年创办的鸿生火柴厂)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刘鸿生所说的“爱国运动”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工人掀起罢工风潮
C.反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
D.“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国内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促进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孔子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孔子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C.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D.孔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招收学生,不分贵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本句表述是否正确。“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了明清时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的是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故判断为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统治台湾的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劂氏要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削弱了明朝的抗清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